小心吃了這些食物被酒駕?
“開車不喝酒,喝酒不開車”,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。但是,有時候即便自己滴酒未沾,檢查的時候也會被查出酒駕!這是什么原因呢?可能是食物惹的禍哦。

按照規定,飲酒駕車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/100ml,小于80mg/100ml的駕駛行為。醉酒駕車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/100ml的駕駛行為。而下面這些食物,有可能會讓你在沒有喝酒的情況下,血液內的酒精含量仍舊超標。

水果類
代表:榴蓮、荔枝、榴蓮
果肉的糖分經無氧呼吸后,就會產生乙醇(即酒精)和二氧化碳。榴蓮、荔枝因本身糖分含量較高,從樹上摘下來后,光合作用減少,內部細胞缺氧,增加了無氧呼吸的速度,產生乙醇和二氧化碳。因此,在吃完后立即做酒精含量測試就會得到超標的結果。另外,榴蓮含糖比較高,可能存放過程糖分與生物酶反應產生乙醇,不過微量的酒精很快就揮發或分解,吃完榴蓮3分鐘內真的會被測出酒駕,吃完10分鐘后就測不出來了。
食物類
代表:蛋黃派、腐乳、酒心巧克力
雖然這幾種食物看起來與酒相去甚遠,但實際上,蛋黃派的成分里含有酒精,吃下一個蛋黃派立刻用酒精測試儀檢測,測試值可以達到酒后駕駛的標準。而很多腐乳包裝瓶上的配料一欄,標有“食用酒精”字樣,腐乳的配料中含有食用酒精,吃后口腔中的酒精濃度較高,如果吃完腐乳立刻用酒精測試儀檢測,數值很高,等到大約10分鐘以后,酒精量才能恢復到0。另外,隨便吃1粒酒心巧克力就到醉駕的標準了,開車不喝酒,吃酒心巧克力也不行,真吃了至少間隔10分鐘再開車。
藥品類
代表:藿香正氣水、止咳糖漿
藿香正氣水和止咳糖漿里都含有乙醇,所以司機在服用后會查出體內含有不同程度的酒精。而且,藿香正氣水比較特殊,服用后會進入血液,影響人的中樞神經,不應該在短時間內開車。其他多數含有酒精的藥品及食品,會在人體的口腔中迅速揮發,不會進入血液。喝下一支10毫升裝的藿香正氣水,相當于攝入了至少4毫升的酒精。要是只喝一支問題倒還不大,如果大量地喝,那真的和喝酒沒區別了。
口腔類
代表:漱口水、口氣清新劑
部分漱口水內含有乙醇,如果使用漱口水后立刻測試,酒精含量是醉駕標準的3倍多。而多數口氣清新劑都含有乙醇成分,過量使用口氣清新劑可能會出現“酒駕”。
因此在吃過含酒精食品,或口腔接觸過含酒精物品后,務必不要立即開車上路,建議休息10分鐘再開車。如果司機遇到檢查時確實剛食用過含酒精食品,可向現場交警說明情況,等待片刻后再次確認檢測結果。吹氣測試并非認定酒后駕車的唯一標準,如果自己的確沒有喝酒,只要積極配合警方調查,抽取血液化驗,就不用擔心“被酒駕”。